创意设计为生活添诗意—社科简讯—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23-02-2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市民驻足观展,欣赏设计大展展品。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文 胡蕾/图
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与公共艺术专题展于近日开展。两座展馆,122个案例,1331件/组作品,三年一届的设计大展让观众看到了成长的中国设计力量,感受本土设计扑面而来的创造力、竞争力与自信心。设计方式时时更新,但以人为坐标,以服务生活为落脚点的设计理念未曾改变,当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运用在生活中,当焕新重塑的历史空间与城市共生共长,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已悄然走进多元生活场域,美好生活由此开启。
汇入科技力量 打造智慧便捷生活
回溯历史,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为设计发展创造了新环境、新材料,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课题。走进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一楼展厅,观众既能看到高铁、火星航天服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也可看到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智能头盔、智慧厨房等创新前沿工业设计。立足于人们当下生活需求,设计为科技插上想象的翅膀,科技则助力设计实施落地。
技术向善是科技发展的永恒追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区内,一处设计新颖的生态厕所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在乡村振兴语境下,来自清华大学的师生将先进生态技术运用在农村厕所改造中,为北方缺水地区的乡村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环境友好的家庭厕所系统。
此外,关山月美术馆和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内均展出针对残障人士的工具设计,如辅助站立的外骨骼机器人、盲人视觉辅助眼镜、残肢儿童辅助器等。设计师们借此向社会传达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温情设计理念。
更新生活空间 营造优质人居环境
城市“微更新”是近年来改造城市空间的重要理念,意指在不破坏城市肌理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有温度、有深度的改造。在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三楼展区,可看到国内众多空间更新改造案例。
旧建筑的更新不仅留住了人间烟火,也留住了历史文脉。深圳南头古城的“蝶变重生”是深圳人较为熟悉的旧城改造案例。作为深圳城市的原点,南头古城承载见证了深圳中心的“迁移与回归”,2019年启动改造后,古城进行了精密细致的修缮设计工作,增加优化其产业、文化、商业、居住四大功能,打造出深圳独具特色的文化展示窗口与创意交流街区。
丰富文化表达 为寻常生活增添诗意
此次大展中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囊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在设计艺术的加持下,文化有了更加生动多元的创新表达。将年画图案印制在书包、滑板上;将二十四节气做成手账套装;将岭南文化代表醒狮的狮头设计为桌面摆件。现代设计以不同方式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转译,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展在“助力文化建设”板块展出众多非遗设计产品,探索传统非遗技艺实用之道。制作过程繁复、图案精美的高温窑变瓷器运用在日常餐桌;鲜为人知的民间撕纸艺术作品成为家居装饰画;青神竹编工艺在2022年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设计师基于此工艺设计出《陆地与海洋》首饰产品,实现非遗工艺与地理文化元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