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深圳社会科学》杂志—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19-02-10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文风与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构建
张胜利、丁晓强
[摘要]政治话语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和价值观,本质上反映了该国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指示“要加强话语建设”,而政治话语是话语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话语体系内,政治话语存在着与学术话语的疏离、八股化和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文风。好的文风要具有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并与党风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切实改进文风来进行话语融通,构建起中国特色政治话语。
[关键词]文风;党风;政治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夏庆宇、张莉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的繁荣昌盛,这种繁荣昌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标志性意义,将使中国人彻底摆脱因在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而造成的心理阴影,将使中国人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是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的标志,标志着“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了“第二步”,将为“第三步”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将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它将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为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中国梦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胡晓、李雅婷、王霁
[摘要]本文基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群等概念的联系,指出广东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自贸区营商环境利用不充分、文化资源缺乏统筹等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泛珠三角城市联动发展、自贸区应为联动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建构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实体平台等三条实现广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量化分析研究
曹锦阳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对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实证定性分析,并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着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程度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探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构建并彰显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在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融合,真正发挥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在加强区域合作、加强资本支持、增加税收倾斜、开发人才资源、拓展文化园区、推动升级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等方面,持续聚集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使之创新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证分析;区位熵;灰色关联
“话语的论定”与”存在的回归“
论儒道佛三家之会通
及其对现代化之后的可能反思
林安梧
[摘要]本文旨在经由“存在”与“话语”的深层反思,论证儒道佛三家思想之区别与融通的可能,及其在现代化之后作出贡献的可能。首先,从“分别说”的话语层次上升到“非分别说”的存在层次,对比探讨儒道佛三教对现代性文明的疗愈作用。其次,从宋明理学排斥佛老到当代儒佛论争,经由熊十力《新唯识论》、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的启发,提出了“存有三态论”,由“存在的根源”到“存在的彰显”,落实到存在的对象物即“存在的执定”。再次,儒道佛之融通,既要回归原典,指出东方文明的可贵之处在于回到存在本身,能够“言已于无言”,从“分别相”回到“无分别相”,强调人的参赞化育原本不离存在本身。同时,对比西方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思考,最后总结为《道言论》,期许中国文明在21世纪能与西方文明展开更多交谈对话之可能,对现代化之后,能起着一定的疗愈作用。
[关键词]儒;道;佛;话语;存在;现代化;三家会通
所以与必然: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
杨立华
[摘要]对于朱子哲学中的天理概念,既往的研究已经做了非常深入、全面的考察。但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仍有晦暗不明之处。本文从“所以”、“当然”和“必然”等概念入手,通过细致的文本解析,对天理的主宰义和决定义的内涵给出了确定的哲学阐释。
[关键词]朱子;理;天理观
为什么中国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
基于亨利·乔治定理的一个理论分析
王智波
[摘要]本文提出中国之所以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是因为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所谓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通过获取农地转用增值,收回基础设施投资。本文根据亨利·乔治定理证明:在政府主导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农地转用增值等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因此,土地财政是以帕累托最优方式界定农地转用增值的分配,是使用者付费。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是,在中国式分权理论框架下,将中国经济奇迹解释为“把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融资方式搞对”。
[关键词]土地财政;中国式分权;城市化;亨利·乔治定理
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施洁
[摘要]评价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和我国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作用。本文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阐释和内容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深圳及我国其他五大城市近10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和分项指数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自2010年以来深圳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水平阶段,综合体现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同统一;通过比较来看,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性是深圳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状况优良,协调性还需提升,共享性是深圳最大的短板。文章建议要继续发挥深圳市场化领先优势、创新集群比较优势,更好发挥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助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19世纪美国教育传教士粤港澳活动述略
何思兵
[摘要]19世纪在广州、澳门和香港通过兴学传教的美国教育传教士,承传了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的教育模式,相继开办了马礼逊学堂、宏艺书塾、真光书院和格致书院等教会学校,开启了美中教育交流之先河。他们开拓性的教育实验和理念,为此后美国教会学校在中国内地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对现代中国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何显理、鲍留云、哈巴安德和那夏理等传教士的书信日记、回忆录和办学报告等原始资料,可以追寻到他们在华办学传教的踪迹,探究他们的心路历程与教育实践。
[关键词]教育传教士;美中教育交流;教会学校;女子教育;文化传播
百年来“武训”形象之变迁与建构
郭洋
[摘要]武训是清末一位热心教育的义丐,其人其事本是十分简单清楚的。然在武训过世后的百年里,不同的时空语境下,后人对武训形象的认知与宣传产生了不同文本内容,差异甚至一度到了颠倒黑白的地步。百年来武训形象变迁与建构的过程,说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经过长时段的沉淀,不同时代建构与书写的内容,有可能会愈发模糊与复杂,真假难辨,需要后世治史者加以甄别。
[关键词]武训;变迁;建构;历史形象
深圳模式:世界潮流与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40年深圳现代化发展成就的理论阐述
谢志岿、李卓
[摘要]深圳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政府引领、市场竞争与社会力量参与“三个引擎”共同驱动下,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成功的发展实践,被冠之以“深圳模式”。深圳的现代化发展,符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现代宏微观经济学所界定的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同时蕴含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与拉美等后发现代化国家相比,深圳模式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又避免分利联盟左右公共利益,维持了社会总体稳定。这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这是深圳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的最大贡献。
[关键词]深圳模式;客观经济规律;世界潮流;中国特色
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
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
李丹舟
[摘要]深圳文化建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进阶为“文化立市”(2003年)、“文化强市”(2010年)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2016年)。作为城市文化治理的有机构成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特区城市初期的文化基础设施兴建和文化活动展开,逐渐拓展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政策完善和纵深覆盖。“图书馆之城”的案例深刻说明深圳从“经济深圳”转向“文化深圳”的文化自觉,在治理要素上体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在治理目标上则旨在通过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来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化参与,富有书香气息的城市人文精神彰显出这座移民城市所具备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城市文化治理;“图书馆之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圳
社会膜:社会风险预防中的膜技术研究
阎耀军、田慧
[摘要]膜分离与传统的网过滤不同。它作为一种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技术,可以根据主体的需要,选择对分离对象进行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等过程进行膜分离。膜的种类和膜分离的方式多种多样。膜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物料分离和水处理等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举足轻重作用。与此同时,膜科学与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路、新发现等也给予社会科学尤其是安全风险管理领域颇多重要启发。本文为膜科学技术的应用提出一个新交叉点,将其理论及方法与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相结合,提出“社会膜”概念,希望能够借鉴自然科学中的膜科学与技术,构建完善的社会安全风险管理的膜系统,为我国社会稳定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提供新的思路、新的原理和新的方法。
[关键词]膜技术;社会膜;社会安全;社会物理学;风险管理
新时代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关系的
修复与重建
陈姝宏
[摘要]2003年,我国将社区矫正制度移植过来后,将社区矫正对象规定为五类因社会危害性较小而在社区进行矫正的特殊人群,其范围包括管制、缓刑、暂于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假释。因为犯罪而缺失了部分社会权利,使矫正对象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在接受强制性监管的同时,还要面对住房、工作、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减缓和摆脱压力仅仅依靠矫正对象自身能力是无法达到的。对他们而言,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会关系网,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救赎。
[关键词]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社会关系网
论行政法律关系的秉性与特质
李福林
[摘要]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政法的基本范畴的厘定和具体应用具有指引和规范的功能。厘定行政法律关系的秉性和特质可以更好实现规范与现实限制行政权力与保障公民权利的行政目的,旨在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鉴此,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政法律关系的秉性和特质,对其作科学的说明和分析,界定行政法与相关的其他部门法的边界,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和正确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意涵,进一步体会与理解行政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本质。
[关键词]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秉性;行政法律关系的特质
国际视野下海关预裁定制度新探
曾焱
[摘要]海关总署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是海关总署为与《贸易便利化协定》规定的国际标准接轨,而对现行海关行政裁定和商品预归类制度、原产地预确定、价格预审核制度进行的整合和优化。其颁布和实施符合贸易便利化的目标宗旨,满足日益变化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实际需要。但是,我国的海关预裁定制度在申请事项范围、申请人资格、预裁定地域效力、时间效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在新旧制度的衔接、预裁定决定的公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协定;海关预裁定;海关行政裁定
状写深圳市人口变迁图景的力作
——读王世巍《深圳市人口变迁研究》
石兴泽
《深圳市人口变迁研究》,顾名思义,是一部研究深圳市人口变迁的著作。深圳人口变迁是深圳改革发展中极其重要的问题。40年来,深圳奇迹般的发展繁荣,与人口变迁息息相关。但多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不系统也不全面深入。《深圳市人口变迁研究》是第一部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具有开拓性意义。作者视野多维,著作价值多重,在全面系统地厘定深圳市人口变迁的历史脉络的同时,运用科学理论在广阔的背景上审视和研究深圳人口变迁背后丰富的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资源学内涵,并对深圳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深刻独到的解读。《深圳市人口变迁研究》的出版,对于认识深圳这个新兴的现代城市的崛起,促进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助推中国城市化、经济现代化进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