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以深圳为例》课题成果简介—课题信息—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11-05-13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以深圳为例》

课题成果简介

唐咏

 

一、研究背景

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流动儿童(14周岁以下)超过1400多万,占流定人口的13.78%,最新的报道估计流动儿童的总数已经达到2000万人。随着流动人口的家庭化,有统计显示约有1/4的流动人口是举家迁移,而有近三分之一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超过5年。目前深圳市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逾600万人,其中流动儿童达到50万以上。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流动家庭打算在城市长期工作和生活,在7-18岁流动儿童中,80%的希望继续留在城市(包括继续学业和打工),想回老家的比例不到2%。这足以说明,流动儿童具有一定的移民倾向,他们在城市的长期居住的可能性增加,而这一趋势势必对流入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长远而深远的影响。

     如此规模的人口群体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教育、居住到社会整合,讨论了流动儿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背后的社会政策和城乡分割制度背景,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流动儿童状况的社会政策。但在仔细阅读文献之后发现,现有的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这一重要纬度尚缺乏深入研究,我们对此知之甚少。然而,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问题具有长期的影响。为了回应这一挑战,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本课题主要聚焦于深圳的流动儿童。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流动儿童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城乡壁垒逐渐打破,城乡之间交流日益升温,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民工迁徙也向家庭式的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转变,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携带子女到城市就读。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周岁(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流动儿童进城就读有两个途径:流动儿童学校或插班到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儿童学校或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主要面对外地打工人口中低收入阶层的儿童而设立的学校。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周岁(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流动儿童进城就读有两个途径:流动儿童学校或插班到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儿童学校或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主要面对外地打工人口中低收入阶层的儿童而设立的学校10

(二)从西方移民研究文献的探讨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

西方的移民研究文献已经注意到迁移可能使儿童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现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风险较高,且这些问题具有长期影响。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可能面对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信问题、认同冲突、逃学、斗殴、团伙、偷窃、抽烟、喝酒。相应的影响因素则包括性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社会支持等。

(三)国内研究显示流动儿童具有特殊性以及容易产生身份认同危机

流动儿童在城市环境下有其特殊的生存状况,农民的先赋身份等容易使儿童在进入繁华都市后滋生自卑感,进入学校后流动儿童在思想观念、行为表现上与城市儿童又因为家庭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差距,同龄儿 童和 老师的冷落会加重他/她们自信心的失落,产生出消沉、厌学等情绪。此外,父母打工的流动性使流动儿童更换学校的频率较高,在一个环境还未完全适应就要重新换到另一个阶生环境,这种生活空间的转换也妨碍着儿童正常的社会交往,为心理调适带来一定困难。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生存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城市人群常常对流动儿童并不友善。多数城市家长认为流动儿童学习水平低而不希望自己孩子与他们共同学习,公立学校也不愿意流动儿童分用公立资源,有的地方的流动儿童甚至会遭到公办学校的隔离政策。

其次,流动儿童就读环境较城市儿童差,大量流动儿童入学困难,找不到可以就读的接受学校或者接受的是水平较低的教育。在城市中,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私立学校,学校总是对流动儿童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征收各类名目的费用费等,导致很多农民工家庭无力承受高额的教育费用,加上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管理不正规,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学质量低下。

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往往会导致他/她们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在一元的城乡户籍制度下,人一出生便被赋予了农民市民身份上的差异, 这种制度的不完善与滞后会造成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危机。城市流动儿童是介于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户籍上是农村儿童,在城市里却是编外的儿童,在城市中的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要交纳数量高额的费用,这也造成许多流动儿童失学在家。由于城市社区的排斥,大部分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生活在治安环境差、犯罪率高的城乡接合部。这种间接的排斥与不接纳歪曲了流动儿童对城市环境的原本的认同,他们在城市环境中的学习成长背离了当初来城市的初衷。

韩嘉玲5调查发现,在北京市的一所公办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不喜欢北京的儿童,城市儿童给与自己同一班级的流动儿童贴上外来人口的标签,城市同辈群体与流动儿童之间逐渐形成一层隔膜。城市儿童偏见的也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两群体之间的沟通和认同处于尴尬境地。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国内对于流动儿童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则始于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前后。此后,人口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陆续开始关注流动儿童及其教育问题,但相对于其他社会问题而言,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还是很不够的。国内学术界的既有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集中于对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且倾向于对区域总体状况的研究,研究集中于对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欠发达地区研究相对薄弱。

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医学、社会学、人口学着重对流动儿童的健康状态、分布状况、入学和辍学情况。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流动儿童的边缘地位;打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及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合理性3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注重社会事实的呈现;教育界主要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人口学、社会学等多用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多用描述、评价和文献等方法。目前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不仅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现有的研究仅局限于对现象的分析,理论和制度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打工子弟学校,对公立学校中借读和私立学校中就学的流动儿童研究不足,尤其是对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心理特征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研究不足。另外,已有研究集中于对发达地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而对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

基于以往对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力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角度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对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该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希望对提升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发展有所帮助。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在移民理论中,有不少理论视角试图去把握移民的生活体验与心理健康,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压力与应对理论是三个最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框架。其中,压力与应对理论可有利于我们理解影响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的能动性因素。压力与应对理论强调与迁移相关的变迁、困难、生活事件对整个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注重移民如何应对上述压力(包括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或寻求社会支持)。这一理论架构已经被广泛采用,其原因在于:这一模式综合了移民适应过程之中的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另外根据这一理论架构得出的研究结果通常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lousiantz则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关于儿童移民的心理健康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包括儿童面对的风险因素、保护因素以及作为后果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并比较办学校和简易学校中流动儿童之不同。考虑到国内流动儿童面对的特殊社会政策背景,本课题将风险因素、保护因素和心理健康结果纳入到城乡分割体制的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之中去理解。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将使用目前已经在国内广泛使用的家长自评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bu)、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对被选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儿童的行为儿女和生活环境因素,使用儿童抑郁量表、孤独量表、焦虑量表、抗逆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试。样本量为500(年龄10岁以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抽取有流动儿童的公立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各四个,再从学校随机抽取样本。问卷在录入电脑后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现状并辨识出主要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和比较公立学校和简易民工学校流动儿童的状况。

 

五、研究资料分析(比照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有哪些新贡献?有哪些不足之处?)

贡献一:以深圳市就读于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一年级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初中二年级当地儿童学生为参照。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龙岗区随机抽取民办儿童学校1所和公立学校1所,在流动儿童学校中随机抽取初二学生100人,在公立学校随机抽取流动儿童100人和当地儿童100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儿童孤独感自我评定量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见表1。采用多重检验结果表明,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应这些方面的问题较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突出。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存在较多的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问题。定量研究资料多重检验显示,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问题较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突出。按性别分组后,男生中,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与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女生中,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贡献二:定量研究资料显示同辈群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关心与尊重,可以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从而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消极不良的情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无论自己是哪一个团体的成员,体验到团队精神和同伴间的相互帮助,不仅有助于他们自理,也会使得他们产生非常重要的情绪安定感,能否得到同伴的尊重,对于他们的自尊心的发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流动儿童在同辈群体成员间交往上情感因素弱化,由于家庭伙伴关系的减少,以往蕴藏在家庭伙伴关系中彼此照顾、宽容忍让、同情等责任感因素已经很难获得,相反被同学欺负的情况比较普遍。

贡献三:定性研究资料显示流动儿童由于身份区隔与文化隔阂,交往单一,交往面窄,一般交往不深,形成相对封闭的交往圈,在人际关系更多地倾向于内向、自卑、反叛心理、在身份角色上处于角色模糊与边缘化紧张——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有的农村人际关系,又没有融入城市——即使想融入也难以成功,由此带来人际交往广度与深度能力的缺陷,他们在人缘上进入城市的角色期待难以实现。

贡献四:定性研究资料显示社会成见与农民工身份有负面评价,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的制度安排付诸实施后在社会中造成了思维定势,即农民工在城市里低人一等,不属于城市人,是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里人有本质区别,这导致农民工的子女——流动儿童也有了负面评价。城市人对农民工文化排斥的刻板印象表现出来就是对农民工以及子女的歧视,在公共事件与日常生活中对民工及其子女区别对待,这一方面是城市人为保护所谓的城市人利益而排斥,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城市人的优越感,为了本地人的利益,必须区隔外来工群体,传承到孩子身上,就是本地儿童对流动民工子女的歧视与排斥,但是,民工群体对这种身份是反感的,压抑在内心,在一定条件下会爆发,尤其是农民工子女作为新生代的人群有更强的抵抗心理和逆反性格。

贡献五:笔者针对资料分析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消减城乡之间的差距;减低流动儿童的歧视感;积极探索流动儿童家校合作模式;学校社会工作长期介入社会工作者注意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的混合运用。采用座谈会或者家长会的形式,分别对流动儿童及家长、学校老师、城市儿童及家长进行疏导沟通。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流动儿童,要给予特别个案心理辅导。社会工作者且要注意多视角的运用,可以使用优势视角、认知行为、精神动力等派别的理论,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治疗、学校社会工作等方法,在多视角多方法下解决实际问题。

 

六、增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策一:消减城乡之间的差距

社会认同是一个接纳、认可与融入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双边互信过程。从社会剥夺的角度来看,利益被相对剥夺的弱势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其他群体怀有敌视和仇视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与郁闷归咎为其他群体的剥夺时,社会群体之间就存在着社会冲突的潜在危险。消除城乡之间的这种认同壁垒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二)对策二:减低流动儿童遭受的歧视感

尽管无从证实多数受助对象的主观感受,但从诸多现有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流动家长和大龄流动儿童已经普遍有被歧视的经验感受,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存在的隐性担忧日益上升。歧视的客观存在成为干预进行下去的动力。

(三)对策三:积极探索流动儿童家校合作的模式

学校是多元互动合作模式中的核心指导力量。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的主阵地作用,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对策四: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者注意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的混合运用。采用座谈会或者家长会的形式,分别对流动儿童及家长、学校老师、城市儿童及家长进行疏导沟通。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流动儿童,要给予特别个案心理辅导。社会工作者且要注意多视角的运用,可以使用优势视角、认知行为、精神动力等派别的理论,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治疗、学校社会工作等方法,在多视角多方法下解决实际问题。

 

七、同行专家对本成果评价

课题组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辛而富有价值的科学实验,做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在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中,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和大众性,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范式。首先,报告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有关理论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和回应,使其实证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也显示出作者对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有紧密的追踪与把握。其次,对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把握非常准确而全面,使其具体研究处于恰当的学科位置并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三,搜集了大量的定量与定性资料,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研究,符合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要求。其四,其分析中的具体发现富有较好的启发性,尤其是对民办学校、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以及公立学校的当地儿童三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更是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其五,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以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落实的启发意义。

 

八、           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一)取得的经验如下:

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现状,包括焦虑、孤独、自卑,以及可能出现的消极抵触心理、逃学、抽烟、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探索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歧视、社会距离、性别、家庭贫困等;暴露于风险因素是流动儿童出现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流动儿童面对的风险因素越多,其出现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越高;特定风险因素与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特定层面密切相关。

考察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主要保护因素,包括良好的家庭关系、稳定的同辈群体、社会支持等;保护因素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正面作用且可以抵消风险因素的负面作用,从而减少行为问题。

分析宏观制度和政策背景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包括户籍制度、学校条件等。社会服务体系的缺失等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可以间接或直接导致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提出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实现他们的行为改变的政策建议和支持方案。

(二)取得的教训如下:

抽取的样本数量较小,深圳本地的经验未能完全代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城市之间都有很大差异,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此项在深圳进行的研究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情况。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何克服非抽样误差影响整个调查的结论是个问题,问卷的回答者数量较少,由于经济条件、研究时间是有限的,难以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去获取资料,这些都会影响问卷的最后结论。

第三、概率抽样方法的选择误差也有可能影响研究结论,有目的性的抽样方法,可能会影响研究代表性。

最后,未回答的选项也将影响非抽样误差,一些受访者在填答过程中拒绝参与,或者一部分受访者未将问卷填答完整。

(三)   其它值得总结的重要事项

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主要集中于对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且倾向于对区域总体状况的研究,研究不但关注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更重要的关注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

第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不仅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现有的研究仅局限于对现象的分析,理论和制度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打工子弟学校,对公立学校中借读和私立学校中就学的流动儿童研究不足,尤其是对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心理特征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研究不足基于以往对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角度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对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对提升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发展有所帮助。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立项名称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

最终成果名称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研究:以深圳为例

课题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姓名:

唐咏

      位:

深圳大学

课题组成员姓名:

何雪松、黄琳、陈胜、程福财

课题立项时间 

20076

课题结项时间 

20115

 

 



段成荣,梁宏(2004),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第1期。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4), 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第1期。

 

周皓,章宁(2003),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schriver,m.(1998).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ma: allyn & bacon.

 

胡进(2002),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第11

 

aronowitz, m. (1984).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of immigrant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8: 237-257

 

portes, a., & rumbaut, r.g. (2001). legacies: the stor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akac, m. (1976). problems of immigrant children. gothenburg: city council.

 

rotherham-borus, m.j.  (1990). “adolescents’ reference-group choices, self-esteem,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075-1081

 

padilla, a. m., & duran, d. (1995). 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in understanding immigrant students. in r. g. rumbaut & w. a. cornelius (eds.), california ’s immigrant children: theory,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san diego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arris, k.m. (1998). “the health status and risk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in immigrant families.” in d.j. hernandez (ed.), children of immigrants: health, sdjustment, and public assistance. committee on the health and adjustment of immigrant children and families, board on children, board on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washington , d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rumbaut, r. g. (1994). "the crucible within: ethnic identity, self-esteem, and the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mong children of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8: 748-794.

 

kuo, w., & tsai, y. (1986). “social networking, hardiness and immigrant’s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5: 370-384.

 

florsheim, p. (1997). “chinese adolescent immigrants: factors related to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2): 143-163.

 

韩嘉玲(2001),北京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第9

 

慈勤英、李芬(2002),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分析—结构二重性的视角.当代青年研究,第3期。

 

孙红玲(2001),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科学,第2期。

 

张春荣,宋士云(2003.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张铁道,赵学勤(2002),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山东教育科研,第2期。

ward, c., bochner,b., & furnham, a.(2001).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 (second edition.) fa: routledge.

 

berry ,j.w., kim,u., minde, t. & mok,d.(1987).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1,491-511

 

lou, m., & siantz, l. (1997). “factors that impact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immigrant children.” in a. booth, a.c. crouter, & n. landale (eds.), immigration and the family: research and policy on u.s. immigrants. mahwah , new jersey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尹书强、马润生(2008),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山东省团校学报,第1

 

郭志巧(2007),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