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模教育机制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究—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24-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越百余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英模人物特别是党史英模人物一直是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杰出代表。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构多学段“一理二维三通四性一原则”的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有利于创新人才梯队的健康成长,更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创新之举。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创新英模教育。党史英模人物是党的形象代言人,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示范集群。英模人物同广大民众之间存在时间远、空间远和心理距离远的“远视症”问题。当前,各学段学子期待就近、系统、面对面向英模学习与英模群体整体不好找、见不到的矛盾已上升为英模教育的主要矛盾。深化英模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疗救英模教育的“远视症”迫在眉睫。尤其在育人重地的学校,只有创新教育机制,搭建该群体与大众就近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受教育者才能真切感受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热血忠魂,英模教育才能助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秉持“心系家国,敢闯会创”英模教育理念。英模人物是传承中国精神的先锋群体,开展英模教育要贯彻“心系家国,敢闯会创”的教育理念:“心系家国”重在弘扬中国精神之民族精神,强调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敢闯会创”重在弘扬中国精神之时代精神,褒扬英模人物“闯”的胆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当今中国各行业的英模人物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先锋榜样。为确保多学段学校有声有色有效开展英模教育,可依据教育对象所在学段,在挖掘英模人物幼儿时代、小学时代、初中时代、高中时代、大学时代、创业时代的故事时有所侧重。但阐发重心一定是真实、生动展示英模人物与时代同频共振践行初心使命的成长过程,以便更为切实有力地引领不同学段学子爱国爱党、勇于创新创业。
把握并同步坚持结对子思维与文创思维。其一,鼓励各学段学校与本地党政企事业单位“结对子”,一对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英模讲、讲英模”大讲堂为主要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 ‘双创’教育 行业科普”等为活动内容,聘请英模人物担任理想信念教育讲师,走进校园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去”,开展党政荣誉室小小讲解员培训等活动。其二,在访谈英模、与英模同台讲英模故事等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悟与向英模人物看齐的情怀充分结合并转化为可视的文艺成果。如此,青少年学生得到教师与英模的双重引领,强化了过程体验中的个体情感与智慧投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新素养。
打通家校社、学段间及教学团(队)学间的三重隔膜。一是以本地英模教育资源为主要依托,以致敬先锋体验营、英模教育巡讲巡展等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家长委员会与校方及其结对子单位充分探讨三方的参与空间,创新参与方式,强化过程记录,提升参与获得感与成就感。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英模教育资源整合、开发、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以帮助英模人物增强讲述自身先锋故事的本领等方式,服务周边中小学、幼儿园,打通学段之间的堵点,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三是以党支部共建等方式将英模教育资源充分融入学校党建活动中,同时多方共建并运行在线课程等平台,实现英模教育教学与学生党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工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把准英模教育“四性”特征。其一,“人民性”。新时代英模教育应坚持结对子思维,为各地英模持续现身发声,为引领各自家乡的青少年等民众更好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其二,“民族性”。英模教育所选英模人物及事迹应主要源于本民族内部,英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应具有民族特色与风格。动员学子致敬英模之时赠送以书法书写的英模心语,或为他们创作剪纸肖像等文创作品,这些既是英模教育民族性的鲜明体现,也是青少年向英模人物展示个人风采、营造学习氛围的有效举措。其三,“时代性”。英模教育应守正创新,在不易与变易之间寻求平衡,新时代应更多融入创新创业、实干兴国相关内容,突出时代性特征。其四,“世界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各国各民族英模教育必然要强化全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将 “荣耀共享,责任共担”原则落实到所有环节。首先,结对子开展英模教育不是一方无私支援、一方单纯获益,而是弘扬建党精神并使合作双方都受益,各方应该千方百计确保合作善始善终。其次,创造性设计并挖掘每项英模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增长点,并将英模教育的实践成果充分融入大中小幼学校课程思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中。比如,包括各类纪念馆博物馆在内的结对子党政企事业单位,可将相关合作与本单位党建工作、先锋培树、行业宣传等工作结合起来。在结对子单位帮助下,学校则可利用所获特定行业的地区英模资源,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最后,不贪多求全,将合作开发英模教育校本教材等相关工作做精做透,区域内兄弟校在错位强化英模教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实现宝贵英模资源与相关精品成果彼此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中小幼英模教育一体化及课程体系建构研究”(2021-gx-38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江师范学院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