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理响中国】自觉为人民做学问—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24-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思想和社会各领域规律的科学,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首要的是厘清“为什么人”这一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立场决定看问题的视角,从根本上影响着主体对事物的判断。不同立场的人,即便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看法、不同结论。一个人坚持什么立场,是由其所处地位决定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的知识体系、中国人民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要求研究人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个人研究工作同人民需要结合起来,将个人学术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之中,在为人民做学问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为人民做学问,是新征程上研究人员担负的职责使命。“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治学报国为民的优良传统。中华先贤倡导的“民惟邦本”“敬德保民”“尚民为先”“爱利万民”“民贵君轻”“节用裕民”等思想,都饱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和忧国忧民的学术品格。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展现出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的担当精神,成为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典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应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厚植人民情怀,培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精神,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而修身治学的抱负。在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将研究工作聚焦于党和国家的需求,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为人民做学问,就要走进人民之中,结合人民实践,努力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忌脱离人民、脱离实践。“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好的研究成果,应当是为人民所用、为社会所用的。因此,研究人员不能关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或满足于理论空转、纸上谈兵。脱离了人民、脱离了实践,取得再多成果也是没有意义的。要把目光瞄向人民,深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之中,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回应党和人民的需要,创造更多优秀成果。

  为人民做学问,还应力戒浮躁、拒绝功利。为人民做学问,要求研究人员不能仅考虑一时的学术职务晋升,不能热衷于“蹭热点”,什么热就研究什么,而是要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而要通过长期钻研拿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果。这不仅需要研究人员自身提高精神境界、严格自我要求,还需要营造有利于研究人员潜心钻研、安心工作的环境。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想方设法为青年研究人员创造条件,给予他们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加快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适应不同学科特点规律进行评价,减缓青年研究人员的群体焦虑,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为人民做学问,并非要求所有研究人员都去做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而是要从内心增强为国为民的意识、忧国忧民的情怀、爱国报国的品质,自觉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来衡量工作成效,努力创造更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成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张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