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是”与“应该”—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24-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为事实判断的“是”与作为价值判断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范畴。“是”指的是描述世界实际状态的事实性陈述。这类判断旨在表述事物的状态或性质,并且可以基于客观证据进行验证。“应该”指的是对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性判断。这类判断是规范性的,反映的是评价者对某种事实或行为的好恶态度和价值选择,涉及人的主观意愿和价值取向。

  近代理性主义者把理性视为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它起源于对事实的判断即“是”。随着理性原则在启蒙运动以后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类也进入“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同时,理性主义者还认为,从事实判断能够推导出人类的一切道德原则。道德原则是理性经过论证推理的结果,人的一切看似非必然的活动,实则是普遍必然性的表象。然而,当研究客体的“是”的事实判断与研究主体的“应该”的价值判断在理性主义那里被混为一谈时,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理性与自由、科学与伦理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

  第一位提出这一问题并试图给出解答的哲学家是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对道德根源于理性是存疑的,他认为事实所代表的真或伪的范畴和道德上善与恶的范畴显然不是同一个范畴,要想从理性中推出道德,就必须说明理性和道德的范畴如何可能相互贯通。实际上,休谟对“是”与“应该”作了区分,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休谟对“是”与“应该”的区分,不仅严格限制了理性在道德实践方面的作用,而且试图取消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继承休谟观点的基础上,康德一方面证明理性的作用和地位,试图祛除笼罩在真理之上的怀疑主义阴云;另一方面,他依然将“是”与“应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体系加以研究,把理性区分为体现“是”的纯粹理性和体现“应该”的实践理性,进而否定了“是”与“应该”之间的关联性、一致性。虽然康德试图通过合目的论将现象界与本体界整合起来,但他却把自然界与社会历史分离开来,这使得康德整合的尝试陷入纯粹的理想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休谟和康德在讨论“是”与“应该”问题时,主要面临三个误区:第一,分裂地看待“是”与“应该”,其实质是分裂地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把“是”的问题和“应该”的问题单纯地看作理论的任务;第三,把“是”的范畴和“应该”的范畴看作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三个误区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是”与“应该”的问题看作人的实践的问题。

  实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里,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概率几乎为零的事物。实践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是因为实践是在人的理性支配下的活动,有其内在的理性结构,包括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

  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主要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式存在,追求的是客体的必然性,揭示的是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它把客体的规定性纳入主体认识之中,转化为主体的能力。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主要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性的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包括主体的意志、需求以及主体的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内容,其实质是要把主体对象化,依据主观世界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这两种理性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功能看,主体活动与客体运动的区别不在于一个自觉地为客观规律所支配,一个盲目地为客观规律所支配。如果人类实践的全部任务就在于领悟客体的规律并为实现规律而活动的话,那么人类就永远不会超出动物的水平。人作为主体,其实践活动的根本特点在于自主性。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映客体的理性向主体展现了可供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及其对各种可能性结果的估计;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则力图把必然性和应然性结合起来,从而确定活动目标,确定哪种可能性应该是现实的,并在活动中把它转化为现实。

  从理性的立场到实践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哲学范式上的转化,使近代以来争论不休的“是”与“应该”问题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上获得解释。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必须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感性世界以及全部思维的基础加以理解。一切理性活动,不是对存在物的解释,而是对实践的解释。人对自然的改造,进而产生的对自然的全部看法,与其说是对自然的看法,不如说是对实践活动的看法。

  如果“是”与“应该”存在着像休谟、康德所说的那样明显的“裂隙”,人们在面对一个事实的时候,就已经以一种“应该”的眼光面对它了。“是”与“应该”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荒谬可笑的,其原因是人不能被分裂为认识事实的人和把握价值的人。人不仅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更是二者相统一的完整主体。“是”与“应该”的问题只能是实践的问题。“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即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认识和理解。基于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判断和科学分析,人们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矛盾运动,从而形成关于“是”的学问。这种学问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更是对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应该”则是价值判断,体现了主体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它通常建立在“是”的基础上,是对“是”的超越和发展。作为由对象性活动产生的主客体关系在思维上的反映,事实领域的“是”与价值领域的“应该”都打上了实践的烙印。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得到关于“是”的知识,而实践本身以人的需要为目的,因而这种“是”的知识必须要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即转化成为关于需要的知识。如果没有一个潜在的“应该”作为前提,人就不会认识到“是”;而人在认识到“是”的同时,必然会将这种“应该”加于“是”之上,否则关于“是”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在关于“是”的知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实现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同时也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因此,人从“是”合理地走向“应该”,价值正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事实相反相成的结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3&zd20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