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k8凯发平台

 日期:2024-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一条引领中国进步发展的复兴之路。实践表明,新时代的进步发展总是与新时代的精神需求相对应,新时代中国精神对于我们顺应时代、把握时代和赶超时代的潮流,更好地推进中国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要传承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新时代中国精神源于坚韧恒久的民族精神,源于对国民整体面貌进行的历史考察和价值考察。历史表明,不同的民族精神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产条件、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社会文明和制度体系,因而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样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精神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深入地考察民族社会向上发展的精神风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释放出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族精神血脉是在长时期的民族实践过程中,与民族特质相熔铸的时代化精神。这体现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内核,又或是为共同价值观而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从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共同坚守和遵循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自西方列强入侵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在民族独立、富强、振兴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集中展现,体现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被坚船利炮震醒的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的关口进行的英勇斗争、改革、尝试,矗立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中国共产党人救国图存的最高理想和中华儿女所忧之患的共鸣处,决定了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要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程度塑造了民族精神的精髓要义。一般而言,衡量历史进步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力的变革程度。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如何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和标尺,邓小平同志从历史的角度进行镜鉴:“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代表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诉求,这是民族精神的本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一个亟待发展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阻力,科技核心技术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只有实现科技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保障,才能在国际交往中不受制于人,才能为民族精神的高扬奠定基础。

  要高扬精神独立性

  新时代中国精神不是依附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精神独立性。精神独立性是中国共产党吸取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上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形成的精神特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均清楚地记录和深刻地表明了中国人民追求精神自主性和精神独立性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集中力量摆脱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剥削、政治压迫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各个社会阶层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在恢复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凝聚了更多革命精神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的是长期战乱后中国社会极度贫穷落后的现状,这一时期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确立,民族尊严和自信心恢复起来,重塑了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向世界打开门户,创建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调动了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更多地获取精神食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新的思想境界,在新时代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赋予了中国人民新的精神状态,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神独立性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导。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刻汲取在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教训,深刻认识走独立自主研发道路的关键性。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科技领域的问题看似是专业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实则也包含独立自主的改革创新精神的一面。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现实,不能仰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施舍,要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精神独立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与“四个伟大”精神协同共生

  接续奋斗开创新的历史起点,伟大胜利汇聚起精神的自信。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征程中,始终坚持理想、坚守底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并基于伟大胜利而汇聚成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四个伟大”精神赋予伟大民族精神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一分子,要深刻认识“四个伟大”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刻把握“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力量,争做创造者、奋斗者、团结者、梦想者。总而言之,新时代中国精神是“四个伟大”精神的总体呈现,“四个伟大”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科学概括,二者是协同共生和辩证统一的。

  立足大历史观,将新时代中国精神置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审视,找准新时代中国精神与“四个伟大”精神的契合性,并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看待“四个伟大”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精神作为认识新时代、改造新时代的强大精神武器。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去面对新征程上的突出问题,是尤为需要注重的。我们要自觉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以“四个伟大”精神为精神先导,坚定发展的信念、主动开辟未来的意志。

  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精神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信念、斗志和精神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从世界范围来看,要明察环绕在中国周边的复杂严峻的国际问题和民族安危兴衰大局,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并将之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运用英雄模范人物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理研究”(21xks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地图